互联网平台对流量利益的榨取,早已经不是一个新鲜事。
但是有趣的是,这样的情况隐藏在所有用户身边,却鲜少被发觉。
各类平台都有免费使用的幌子,但我们都清楚,但凡运营下去,它一定从使用者身上获取了什么。
倘若用户曾经仔细阅读过平台协议,那么他就会明白,用户到底有多少隐形的价值正在被平台不公正地攫取。而这种隐形的攫取,在厂商类合作者身上则更为明显。
据调查,某知名外卖平台收取25%提成;某知名网约车平台的提成同样高达25%;而一些知名的图书贩卖平台,进货基本在1到3折左右。
这些远高于服务成本的提成,最终还是由厂商与用户共同承担的。
所以当这个被宣传为“发掘IP账户价值”新型流量变现平台“智蜂”兴起的时候,就引起了广泛关注。智蜂通过赋予自媒体人去中心化电商属性,帮助其进行流量变现,打通渠道帮助流量用户、厂商和普通社交用户达成共赢局面。
这次笔者采访了一位智蜂平台的流量用户使用者,自媒体人“66姨太太”,对智蜂进行一个更深入和直观的了解。